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实习生 庞泽超 张斓馨 通讯员 洪叶
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,这座承载着抗战烽火记忆的建筑中,留存着一枚直径3.2厘米、编号“259”的黄铜证章,这件看似不起眼的文物,却是烽火年代的真实见证。日前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武汉“八办”,透过证章了解其背后的抗战记忆。
昔为八办工作人员“标配”
今成国家一级文物
这枚八路军证章现为国家一级文物,证章呈圆形,直径3.2厘米,由黄铜精制而成。其正面设计精巧,外圈为大红色,上部铸有隶书“第十八集团军”,下部刻“廿七”“年用”及两颗小五角星;内圈刻有醒目的红色“第八路”字样,下端清晰可见编号“259”。整个证章小,却细节分明,体现了抗战时期八路军身份的庄重与使命。
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证章 抗日战争时期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藏
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,证章是武汉“八办”工作人员的标配。佩戴它,意味着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,在国统区开展统战工作。
证章主人佩戴它
投身火热的抗日救亡运动
这枚证章的主人,是原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工作人员张明秀。张明秀是八路军副参谋长罗炳辉的夫人,她的故事是抗战史的一个缩影。张明秀1918年生于四川广元一个富裕家庭,上学期间受进步教师的影响,逐渐成长为一名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。1935年参加红四方面军,亲历长征洗礼。1938年,她满怀革命理想,从延安奔赴武汉“八办”,担任长江局和湖北省委地下交通员。在武汉,证章成为她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“身份牌”。
张明秀
1938年的武汉,是抗日救亡的中心。张明秀佩戴着这枚证章,投身火热的群众运动。当年3月8日,张明秀与邓颖超等妇女代表参加“三八”妇女节游行,在街头高唱抗日歌曲、散发传单,动员民众捐物献金。当年4月7日,台儿庄大捷的消息传来,张明秀身着八路军军装、佩戴证章,在董必武和罗炳辉带领下,高举“第八路军办事处”大旗,加入声势浩大的火炬游行。
同年春,中共中央在“八办”设立招生委员会,为延安抗大、陕北公学等招生。张明秀负责报名审核,证章是她身份的权威标识。她逐一面试热血青年——他们中有流亡学生、工人,甚至海外侨胞,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封锁来到武汉。张明秀严格把关,优先录取朴实坚定者,为他们佩戴八路军肩章,送往延安。
在革命战争年代,张明秀与罗炳辉结为夫妻,证章还是这段革命情缘的见证。1980年5月,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工作人员赴上海访问张明秀时,她热泪盈眶地捐赠了这枚证章,希望证章能够教育后人,激励学子勿忘国耻、砥砺前行。
张明秀和丈夫罗炳辉
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馆长周静表示,这枚证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“活教材”,编号“259”的背后,是无数个“张明秀”用生命捍卫民族独立的热血故事。作为武汉唯一一家市直抗战遗址类专题纪念馆,该馆将继续深挖馆藏资源,讲好抗战故事,从波澜壮阔的武汉抗战史中汲取前行力量,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。
(图片来源: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)
启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